7月16日,第二届健康显示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显示技术与眼科医学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显示技术与视觉健康的深度融合”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推动健康显示产业迈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新阶段。会上,海信RGB-MiniLED电视UX凭借卓越的健康显示技术与创新突破,成功入选首批“显示设备金E护眼认证”产品,彰显了海信在健康显示领域的技术实力与行业领先地位。
“显示设备金E护眼认证规范”由权威媒体中关村在线、瑞物评测室联合专业检测机构威凯及多家显示龙头企业共同制定并发布。该认证从亮度一致性、低蓝光、无频闪、低蓝光模式下的显示效果等多个维度切入,涵盖二十余项实验室级测试指标,对蓝光峰值、频闪深度、色温漂移等关键参数提出了高于行业现有标准的严苛要求,构建起一套科学、系统的健康护眼评价体系。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董敏在会上表示,“护眼”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民生的必答题。随着用户对视觉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健康护眼”正成为智能显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教授陈浩指出,我国6至18岁青少年近视率已超过50%,高中生近视率更是高达80%。他强调,在近视防控中,“防”比“治”更为重要,建议从用户真实用眼场景出发,让科技进步更好地服务于视觉健康。
面对如此严峻的视力健康挑战,显示技术的创新成为破局关键。海信显示事业部预研与技术管理中心总经理王烨东在大会演讲中介绍,RGB-MiniLED显示技术正成为健康显示领域的重要突破。该技术实现了从单一控色到光色同控的跨越,在大幅提升画质的同时,优化光谱能量分布,显著降低蓝光占比,减少反射和眩光,为视觉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传统MiniLED技术往往难以兼顾色彩表现与护眼性能,而海信RGB-MiniLED电视则搭载全球首款RGB光色同控AI画质芯片,实现了从单一控色到光色同控的跨越式升级。该芯片能够对红、绿、蓝三基色进行像素级独立精准调控,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画面色彩分布、亮度层级和动态场景,使每一颗MiniLED灯珠都能根据画面需求实现毫秒级响应,构建起RGB三维控色显示技术平台。这一技术突破,解决了液晶显示行业长期面临的光色同控难题,推动液晶显示迈入RGB多基色显示新时代。
在背光技术方面,海信同样实现了重大创新。其高效高可靠性的RGB-MiniLED背光芯片,结合超大屏幕的精密背光分区设计,使光线控制精度较传统MiniLED提升三倍以上。这不仅带来了极致的明暗层次表现,更通过硬件级光谱优化,大幅降低蓝光在光谱中的占比,从源头实现健康护眼与优质画质的协同统一。
对于用户而言,这一系列技术突破让“健康显示”的价值切实可感。通过RGB-MiniLED技术,海信电视在有效降低蓝光、减少眩光的同时,精准还原自然色彩。例如,在播放自然风景画面时,既能展现绿叶的鲜活层次,又不会因蓝光过量导致视觉疲劳;在夜间观影场景中,背光芯片智能调节,避免画面过亮对眼睛的刺激,让长时间观看也能保持舒适体验。彻底打破了“护眼产品=画质妥协”的传统认知。
王烨东强调,RGB-MiniLED技术的护眼价值不仅体现在高端电视产品中,更应覆盖多元化应用场景。未来,该技术将围绕色彩、光谱和亮度三大要素持续提升视觉舒适度,推动行业从“被动防护”向“主动健康干预”转变。在青少年学习、家庭观影等高频用眼场景中,海信将提供更精准的视觉健康解决方案,助力构建全场景护眼生态。
未来,海信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动健康显示技术的普及与升级,为用户带来更舒适、更健康的视觉体验,助力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