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液晶电视 > 新闻 > 行业资讯 >

刘总:我们有责任推动蓝光普及!

蓝光制作过程探秘!华录编辑中心访记

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李洪涛 责任编辑:崔健 【原创】 2009年11月21日 06:39 评论

●华录领导答记者问

  见面会后,华录中国华录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观伟接受了多家记者的采访,针对目前蓝光产业和华录的产业布局等问题,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在前面的介绍中刘总曾经提到,华录计划在2009年年底发行100张蓝光碟片,这么大的发行量是否会促使碟片价格下降?针对这个问题,刘总的回答是:“我们已经推出了1680元的蓝光碟机,在碟片价格方面也会有所调整。现在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在元旦左右,凡购买华录蓝光机的消费者,可以以100元以下的价格购买到蓝光碟片。”

  在蓝光阵营中,谁掌握了内容,无疑谁就拥有主动权,刘总回答记者提出的碟片内容来源的问题时指出,碟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我们华录自制;二是和国内大的影视集团和内容提供商进行版权合作;三是与好莱坞的影视公司合作,估计明年开始,就能增加发行好莱坞电影的蓝光碟片。新片方面,华录大致每年发布6-7部国产新片的蓝光碟,占当年上映影片的80%左右,这说明我们华录发行碟片的速度很快,比如《建国大业》,从首映到发行蓝光碟片只用了45天;国外新片的发行速度主要看整体电影市场的推进情况。

  蓝光的竞争也是记者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有记者提出“现在除了华录,还有上海新索拥有蓝光碟的生产线,那么这两条线是怎样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刘总对于这个问题则有着更加深远的见解,“碟片的压制只是蓝光碟生产上的小环节,并不会有很大的竞争。事实上,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生产线加入进来。在DVD时代,一开始大陆没有迅速引进正版的生产线,DVD碟片主要在台湾、香港生产。进入蓝光时代,华录建立了国内第一条蓝光碟片生产线,比后来的新索还要早半年。目前这两家生产的蓝光碟片已经可以满足发行需要,但是从长远来看,其产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希望大陆有更多碟片生产线建立起来。”

  在未来华录在蓝光市场有的规划问题上,刘总向与会记者介绍了大致的规划。未来一段时间内,华录产业链方面最大的投入在终端渠道上。从09年开始,我们开始进行渠道建设,目前已经有500家店面在销售华录的产品,预计明年能增加到2000家门店。另外,华录在品牌建设上也正在加大力度,加大投入。渠道和品牌将是我们最重视的两个方面。

●写在最后:

    早在DVD时代,中国被称为“世界DVD工厂”,DVD机的生产量和出口量是世界最大的,但利润率却低的可怜,因为要支付大量的“专利使用费”,在内容方面也没有发言权,只能被一些“联盟”牵着鼻子走。在蓝光时代,以华录为首的一批国产品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全面布局,使得中国在上游、终端和内容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发言权和技术实力。同时华录推出的蓝光机产品性能主流,价格“亲民”,给合资品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蓝光机整体价格更加贴近普通消费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我们愿意看到像华录这样的国产企业越来越多,增强蓝光阵营中的“中国力量”,振兴蓝光产业,使更多的用户能够享受到蓝光的魅力和视听震撼。

查看本文作者 李洪涛 的其他文章>>
相关搜索:高清 1080p HDMI 高清播放机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上一页 1 2 3 
本文导航
频道热词:三菱空调  冰箱  空调  
视觉焦点
TOP10周热门蓝光播放器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