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关村在线电视频道原创] 依托于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上游液晶面板模组生产能力,近年来海信一直致力于推动液晶电视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从去年的蓝擎LED到今年的3D电视,海信作为本土最重要的电视企业之一,频频发布最新产品,引领潮流。9月16日,海信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了最新一代液晶电视新品。
海信此次发布的新品为LEDXT39G3D系列,据海信介绍,该款产品是“全球首批真正意义的智能电视”,配备海信自主研发的HiTV-OS,配备多核高速处理芯片,能够实现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上传和下载,用户可以随心搭建完全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电视频道”;通过内置的开放通用浏览器,用户可以快捷浏览任意喜欢的网站,是一款“可以点”、“可以传”、“可以联”、“可以玩”的智能电视(具体细节本文稍后会有介绍)。海信将其命名为“Hi-smart”。
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致辞
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表示,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视听终端不再是电视的唯一属性,习惯了电脑和手机的互联网人群,正在试图将上网的体验转移到电视上。海信所处的这个行业历来都是中国市场竞争最惨烈的领域,以往,我们还在行业内考虑产品与产品的竞争、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今天,我们发现集聚了大量资源的“平台型”企业已经试图从我们的隔壁穿墙而入:美国硅谷宣布要重新发明电视,Google TV虽然上市需待时日,但已正式发布,苹果、英特尔等IT企业也在酝酿最新的智能电视,新技术、新市场、新对手促使我们这些行业内的企业不得不更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DisplaySearch的预测数据显示,北美市场2014年互联网电视渗透率将达到69%,西欧市场达到85%,日本将是100%,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电视将达到1.15亿台。刘洪新坦言,已经很难预测下一个对手到底是谁,但与此相对应的增值服务、平台运营将成为产业转型的焦点和彩电业转型的机遇。
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副会长 郝亚斌在发言中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显示技术的快速融合发展,以及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数字电视广播接收的单一服务模式已经改变,内容格式的多样性、服务种类的多样性、接入方式的多样性将成为三网融合环境下的电视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各网络间互联互通,业务运用上互相渗透,实现网络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将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消费者利益的根本出发点。因此,电视将成为一个全媒体的信息平台,基于开放软件平台下的智能电视将成为家庭多媒体中心和三网融合的重要载体。消费者可以通过智能电视分享到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上的更多应用,用户 “自定的、及时的、互动的、分享的”内容需求成为现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海信通过技术和用户体验的创新,让我们今天见证了海信智能电视的上市发布,这不仅是宣告海信率先领跑智能电视市场,更开启了让消费者体验优质生活的新篇章。海信智能电视的批量上市,标志着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海信电器副总工程师菅怀刚讲解了智能电视的技术特点,他认为智能电视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实现了应用开发平台的开放性,可以实现应用的无限扩展和社会技术资源的共享。智能电视要实现大发展,就要在符合用户需求的特色应用上实现创新。海信通过自主创新研发的HiTV-OS,高处理能力的硬件保障以及智能化的操作工具,搭建起了一个开放的应用平台开发环境。同时,企业、软件开发商和广大软件爱好者等大量的外部社会资源均可积极参与,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应用保障。海信通过这种全新的整合研发模式,将大大提升智能电视的应用研发速度,标志着电视业的发展由此迈向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新时代。
- 第1页:海信液晶新品盛大发布
- 第2页:海信新品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