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体现智能内核的内容,智能电视会不会又成为彩电企业朝三暮四的昙花一现?
彩电企业3、4月间扎堆推出智能电视的举动,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他们推广3D电视、互联网电视、LED电视时的疯狂,可是现在,这些个曾经被彩电企业定为未来发展方向的电视产品都未经普及便遭“遗弃”。如今,在各商家自信满满宣称智能电视将成为改变电视使用模式的创新壮举之时,是否也该为这一产品的未来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而这一不靠谱的关键依然如互联网电视的夭折,关乎内容。
现阶段智能电视的竞争仍在内容
虽然现在业界对智能电视的界定还不尽一致,但分析总结各方观点来看,智能电视不外乎需要硬件、软件、平台三方面的支撑。硬件指配置高性能的芯片,保证智能电视上安装的各类软件和游戏的顺畅运转。平台则是为电视搭载一个全开放式的交流“场所”,只有通过这个全开放的平台,才能广泛发动消费者积极参与彩电的功能制定,才能实现彩电的“需求定制化”、“彩电娱乐化”。软件则涉及到平台上可提供的内容,以智能手机的应用不难想象,智能电视上的这些内容将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节目,还可以是网络游戏、应用软件、上网冲浪等各种可想象得到的内容。
目前,已经推出智能电视的众厂家中,智能电视芯片这一硬件技术无疑均已解决,否则也看不到界面华丽的程序演示。而在操作系统方面,从国产的TCL、创维、康佳、长虹,到外资的三星、LG,几乎清一色选择了谷歌的Android系统作为其智能电视的操作平台,Android系统经过智能手机的实践,业已获得业界的认可。
既然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各厂家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那么,在智能电视蜂拥上市的2011年,智能电视竞争的焦点则必将集中在内容提供上。谁能提供出具有差异化的内容,谁的智能电视在芯片和操作系统极度同质化的前提下,能做得更出色,这些才能成为彩电企业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关键所在。
内容的竞争在三网融合
然而,智能电视的内容将会面临互联网电视内容一样的尴尬。
很显然,彩电企业转战“智能”电视,不仅仅是急于寻求另一个利润突破口,也不仅仅是为了跟上时代与时俱进的脚步,智能电视看中了手机、平板电脑融合互联网、电信、广电有线、无线内容的大蛋糕,他更大屏幕、更清晰显示、更家居化的优势完全暴露了电视厂家想要控制智能终端的“野心”。但这一终端又岂是这么容易就能控制的。
为避免智能电视产品的同质化,同时能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彩电商纷纷力推自己的差异化内容,如推出自主门户网站,与软件厂商共同开发独特的软件专供自己品牌使用等。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就曾高调强调“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应该鼓励彩电厂商自建内容平台,而鼓励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给这些互联网电视企业颁发内容集成牌照。”其他电视企业,三星、康佳选择了与上海文广旗下的百视通进行内容合作,索尼、LG、TCL则选择与华数传媒签约解决内容提供问题。
- 第1页:现阶段智能电视的竞争仍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