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面电视是创新还是噱头?
备受瞩目的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Consumer Electronics Unlimited,简称IFA展会)于北京时间9日隆重闭幕,作为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消费电子展览会之一,IFA2015吸引了全球的1645家消费电子企业参展,不仅云集了世界顶级的消费电子产品,更是给世界带来最震撼的视觉冲击。
喵先生漫漫谈:从IFA2015到未来电视上
IFA2015展会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厂商纷纷拿出自己的杀手锏,在电视领域更是如此,曲面、柔性屏、智能、8K、OLED和量子点等各种高大上的技术让人目不暇接。我们惊叹于创新产品,概念技术的同时,也可以分析一下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接下来喵先生从IFA2015的报道中总结一些对未来电视的看法和总结,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1:曲面
自从LG和三星在CES2013展会上推出了曲面OLED电视样机后,LG第一台曲面OLED电视面世,三星也紧跟其后推出55英寸曲面OLED电视,之后众多厂商纷纷介入这一红海领域。无论是国际大牌的LG、三星、索尼和夏普,还是民族骄傲的TCL、海尔和海信,都纷纷在IFA2015展会中亮出“杀手锏”——曲面电视。
曲面电视也“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不禁会问,平面电视在过去的10年对球面电视完成了全面的替代,曲面电视的出现,会不会发生类似的替代效应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先来说说什么是曲面电视。
顾名思义,曲面电视是屏幕带有一定曲率,拥有一定曲面形态,一般曲面电视的曲率和眼球的弧度基本一致。
而曲面电视相比平板电视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方面的提升:
1、视角更广泛:相比同尺寸的平板电视来说,曲面电视给人的感觉更大,视野更广,曲面的结构设计更贴合眼球的弧度,接受更丰富的图像信息,观看更舒适自然。
2、临场感更丰富:沉浸式体验是曲面电视最大的宣传卖点,类似电影院的IMAX屏幕,略微弯曲的屏幕可以提供更深度的环绕式观赏体验。
3、对比度更出色:实际测试中可以发现,曲面电视通常要比平板电视拥有更好的对比度。比如三星在图像处理方面加入了针对“深度”的对比度调整机制,不仅是针对3D图像,2D画面的观赏效果同样可以提升,让画面更具纵深感。
说完了曲面电视的优势,我们也来聊聊缺陷,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技术。
首先从技术上来说,市场上只有两种材质的曲面屏幕,分别是OLED和LCD。我们先来说说OLED。
我们最常听OLED曲面的场景是手机领域,在三星S6 edge/edge+的广告中,三星赋予Super Amoled这一技术是未来科技,并在电视、手机和显示器上大肆推广。
OLED的特性是自发光,不像LCD需要背光,并且对比度高、亮度均匀、色域和视角广。其次OLED电压需求低,有反应快、效率高、厚度薄、重量轻、结构简单、全彩化等特点。理论上来讲,只要用可以弯曲的基板材料,屏幕的呈现形态即可改变。
但OLED也并非完全成熟的技术,备受质疑的是使用寿命问题,很难下结论OLED屏曲面电视能用多久,这和手机是一个道理的,还是要看个人的使用情况,使用时间长寿命就短,相反寿命就长。并且OLED的良品率仍比LCD低,投资成本高,所以OLED一直没有推广开来。
OLED发光原理
而LCD并不具备发光功能,因此需要借助其他的发光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市场上的LED电视其实是LCD电视改用LED作为背光源,取代了传统的CCFL,和OLED是不同的类别,仍属LCD。
LCD因为自身不具备可弯曲属性,想要适用在曲面电视中,需要物理折弯使其变形。当LCD做成曲面时,很多内部零件无法一起做成曲面形态,这也导致了有些曲面电视机身较厚甚至背部依旧是平面设计。同时这样的设计也使得LCD曲面电视容易产生漏光、失真甚至色彩不均匀的现象,影响观看效果。
有观点认为,LCD做成曲面是技术的倒退。因为它没有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一直是在增加成本(由于是物理弯曲,LCD曲面屏幕使用的材料和工艺难度较大,往往会造成良率较低,尤其是在量产初期),它只是外形的变化,但又令消费者多掏钱。
对于这样的观点,喵先生不予置评。喵先生一直认为,任何革命性的技术出现之前的形态注定是简陋的,甚至是丑陋的,是需要产品的迭代和工艺的进步来逐渐完善的。所以对于曲面电视的未来,笔者还是很看好的,毕竟现在是注重体验的时代,曲面电视也确实可以带来更观赏的使用效果。
2智能电视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关键词2:智能
关于智能,这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在这个全民物联网的时代,智能电视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系统都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简便,同时也让对智能电视感兴趣的消费者感到应接不暇。
IFA2015展会VESTEL的智能超高清电视
智能电视相比传统电视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基于网络的各种应用服务:IP电视、视频点播、数字音乐、网络搜索、网络新闻等;
2、跨平台信息终端:在成为继电脑、手机之后的第三种信息访问终端,可随时访问所需的信息,实现电视、网络和电脑、手机之间跨平台搜索;
3、客厅娱乐中心:可以搜索电视频道、录制电视节目、能够播放有线、数字电视和网络视频;
笔者在这里也简单盘点一下主流的智能电视系统,为朋友今后选购提供些依据。
Android TV
Android TV是Google TV的继任者,是谷歌为电视和流媒体平台而专门设计的系统。Android TV界面简单、易上手,只要打开电视或机顶盒后就会看到主屏,在这里可以轻松找到Google Play的电影、音乐和游戏。同时还包括下载的第三方应用,包括Netflix、Crackle和Hulu Plus等。
Android TV
Android TV支持语音搜索,只要硬件支持就可以操作。Android TV的语音搜索不仅支持简单的标题或内容搜索,同时还支持更复杂的命令。比如“所有的奥斯卡获奖电影”,Android TV同样可以在Hulu和Netflix等视频网站中筛选出来。所有的筛选结果都会在下方以卡片的形式呈现,包含了主演信息、视频网站来源和是否收费等等。
Android TV集成Chromecast
Android TV最酷的功能就是Chromecast功能。之前如果想要将笔记本或移动设备的画面同步到电视上,需要花35美元购买Chromecast电视棒,而Android TV自带Chromecast功能可以直接实现这样的操作。甚至无需Chrome浏览器限制,就可以直接将音乐或电影画面同步到屏幕上。
Tizen
Tizen是三星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操作系统,适用于各种平台,包括电视、可穿戴设备、蓝光播放器、手机、相机,甚至是家用电器。
Tizen的特色是App Store、Milk服务、全局搜索和第三方优质应用,比如PlayStation Now和Amazon Instant Video。Tizen不仅可以对用户习惯进行追踪,还可以推荐视频并允许定制,定制图标功能非常出色,可以将日常需要的功能和应用置于其上。
同时,基于Tizen的智能中心还提供了少数几项出色的功能,比如大家喜闻乐见的分屏功能——在观看直播节目的同时浏览应用。
Firefox OS(My Home Screen 2.0)
Firefox是IT圈传奇一样的名字,源于Mozilla,这家公司推出的系统是Firefox OS,也是以Linux为内核,Gecko浏览器为核心,基于HTML5的Web前端技术开发的开源系统。所有应用都基于Web前端技术(网页技术),但不是必须依赖网络,和其他系统一样,应用先下载再运行。现已支持平板和手机,如今又出现在电视上。
由于没有Google Play的支持,Firefox OS在内容上无法和Android TV相提并论,但Firefox OS没有受到规范的约束,自由度更高,定制性更丰富。Firefox OS也是喵先生认为最优美、最容易定制化的系统。
2015年,松下对旗下智能电视进行了大幅更新,并将引入全新“My Home Screen 2.0”系统,实际上就是Firefox OS。
Firefox OS的语音搜索不仅可以显示来自YouTube等第三方平台的结果,包括USB设备和Web浏览器中的内容同样可以呈现。除了Firefox浏览器和Firefox OS应用市场外,还可以显示来自第三方市场的应用程序。比如Netflix、YouTube和Amazon Instant Video等,同时这些应用可以兼容旧版本的Firefox OS。
Firefox OS可以在屏幕上直接推送通知消息。比如在观看足球比赛的时候,在屏幕的右下角弹出通知。点击OK后,就会打开具体的通知消息,并可以轻松的在不同应用之间来回切换。
WebOS
最初WebOS隶属Palm,是Palm作为挑战iOS推出的王牌系统。随后Palm被惠普收购,由于惠普在市场策略上的失败,使得WebOS并没有逆袭,转而被惠普出售给LG,而LG在2014年首次将WebOS作为智能电视系统亮相CES。
WebOS1.0
其实WebOS 1.0已经备受好评,因此在WebOS 2.0中,LG并没有对界面做出太大的改动,只是在细节上进行优化,比如可以在ALG Content Store中更直观的找到喜欢的内容,通过快速访问菜单可以看到之前的观看记录等。
遥控器除了支持手势和指针外,还有许多额外的功能,比如通过内置的调谐器连接机顶盒。另外,LG还添加了快速设置功能,可以在看电视的同时控制其它输入源,弹出的界面会重叠在屏幕的右侧。
在WebOS 2.0系统的顶部增加了访问主页、电影和游戏的快捷通道,还有在Netflix或Amazon Instant Prime Video的订阅内容。和三星的智能中心类似,WebOS 2.0的任务栏位于屏幕底部,无论是Netflix这样的内容服务还是HDMI输入这样的基本功能都被视作应用,在屏幕下方动态出现。
3不是索尼大法 LG也有新鲜黑科技
关键词3:柔性屏
也许是曲面电视看得多了,难免会觉得曲面屏幕都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那么就让LG给大伙涨涨姿势,看看除了索尼大法,还有谁敢说自家有“黑科技”。
在IFA2015展会上,LG凭借OLED柔性屏幕一举获得最佳新酷科技奖。包括55英寸5.3毫米厚的可弯曲屏幕,画质不会受到完全影响,对比度和色彩表现令人惊艳。双曲面OLED屏幕电视则更酷,电视反正面均配备柔性屏幕,可显示不同内容。
IFA2015展会LG的柔性OLED电视
柔性屏幕使用的是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是一种超薄的OLED显示技术。可以装在塑料或金属箔片等柔性材料上,而不像传统液晶需要固定在玻璃面板中。上文也讲到,理论上只要用可以弯曲的基板材料,OLED屏幕的呈现形态即可改变。
柔性屏幕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基于其可弯曲、柔韧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于以往屏幕,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
可喜的是,我国友达光电、柔宇科技都开始柔性屏幕的研发,我们应该看到技术的创新带给我们生活上的无限可能,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概念产品都有望消费化。
总结:
过去消费者在购买电视的时候大多只会考虑尺寸、分辨率、外观和价格,这一切或许会从2015年逐渐改变了。电视形态上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是体验上更多的沉浸感,在这个体验至上的时代,电视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化,很多场景中电视扮演的更像是客厅娱乐中心的角色,所以提供用户喜欢的感受和内容就成为了关键。
Android TV在我们看来是先行者,提供了Google Play上所有的内容,无论是电影、音乐和游戏,还包括了来自Netflix和YouTube上的第三方内容。不过说实话,目前Android TV整体上看起来更偏向于游戏性。
虽然Tizen也承诺带丰富的视频平台支持,但从现阶段来看还不够,三星需要鼓励开发者多为Tizen带来更多优质应用的支持。同时像Firefox OS在内的开源平台,未来也需要有大量的应用程序涌入。而WebOS已经发展了一年,因此拥有许多合作伙伴,并为将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2015年,电视将会如何发展,发展成什么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期待的。相信在2016年总结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更成熟的平台,更成熟的市场。喵先生的未来电视发展上篇结束,下篇将针对屏幕技术做梳理,包括8K、画质引擎和量子点等关键词,希望大家喜欢。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