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编辑

    "七年之痒"双.11 电商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  责编:潘斌强
    收藏文章 分页阅读 暂无评论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1天猫双.11成功跨越“七年之痒”

      迈过七年止痒的双.11,迎来了它的第八年,今年的双.11,似乎又疯狂了,阿里巴巴未经审计的数据表示,52秒,2016年天猫双.11全球成交额,破十亿,6分58秒到达100亿,去年达到这样一个数字,花了12分28秒,2014年耗时38分钟,2013年则耗时接近6小时。今年,剁手大军似乎又创造了一个奇迹,人们也习惯了,在今天见证奇迹。那么,这庞大的“剁手党”大军中,有你一个么?

    "七年之痒"双.11 电商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七年之痒”双.11电商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和往年一样,疯狂的“买买买大军”也让阿里巴巴遭遇了数据堵塞,淘宝天猫等APP,在0点过后的十多分钟之内,出现了短暂的访问中断,很多网友都晒出了手机移动端无法加载的图片,甚至有网友发出“连条秋裤都没买到”和“花不出去钱,感觉真不爽。睡觉!”的所谓哀嚎,不过好在这些问题解决的还挺迅速的,剁手党们在随后的时间里,也都成功的将手里的钱,花了出去。

    "七年之痒"双.11 电商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这是一个令世界惊愕的消费现场,美国彭博社将其定义为世界上最大的在线消费事件。仅去年,天猫双.11前八个小时交易额,就要比包括感恩节、黑色星期五、感恩节周末、网络星期一、在内的美国感恩节购物季五天的网络总成交额还要多,在这特殊的24小时里,素来以高储蓄闻名的中国人,展现了惊人的消费力,仅在去年的这一天里,我们就买走了1012万升牛奶、6567吨坚果、313万台手机、6506辆汽车、创下了9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而这只是我们创造的全天总计912亿元账单上,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七年之痒"双.11 电商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912亿元人民币,什么概念,如果把他们全部兑换成100块的现金,能够把从通州到石景山的百里长安街,来回铺满四次还有富余,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名经济学家,能够成功的用经济学原理,来完整的解释这个不可理喻的商业现象,也曾有人用仪式感营销或者是商业话语权,来为他构建体系,但是在疯狂的显示面前,似乎所有的传统理论都失效了,没有人能够真正说明白,在过去这8年里,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撼动了世界的疯狂”。那么究竟是谁,造就了这场奇迹呢?

    2庞大消费集群 琐碎的生活习惯

    庞大消费集群 琐碎的生活习惯

      造就这场奇迹的,其实是4亿中国电商用户,琐碎而细微的生活习惯,根据网络上的数据,6点钟以后无线端的流量就飞速上升,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数字,这昭示了当下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消费场景,并不需要特意前往商场,人们走在下班的路上,挤在回家的地铁里,堵在晚高峰的车流里,在零碎时间拿出手机浏览商品,恰恰就是有效消费产生的最大机会。

    "七年之痒"双.11 电商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上下班的路上其实是访问量产生的重要时间

      伴随着这些琐碎习惯一同到来的是正在发生剧烈变革的中国新商业样态,以往推动经济增长最风光的动力,重工业、制造业、出口贸易、等等,逐一失去了前进的光环后,消费,正在强势上升,成为填补部分经济空白的强心剂,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之下,如今的双.11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打折游戏,旨在应对消费升级的双.11,有非常复杂的规则和玩法,甚至每家店铺都不一样,其中蕴含的概念也就更加庞杂,承载着全球化、娱乐化、云计算、农村淘宝等多重寓意。

    "七年之痒"双.11 电商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云计算与互联网生活密不可分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双.11发展至今,阿里已经没有将所谓的低价作为消费者的营销点了,笔者更觉的双.11更是一种氛围打造,是一种生活方式引导,这一点已经开始被全国的电商及产品厂商意识到了,从双.11的大获成功开始,电商与产品厂商纷纷开始前赴后继的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天,想要找到一个类似双.11一样,能被用户记住的标志性符号。要找到这个属于自己的符号,其要素就是要对用户进行生活方式引导,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用户的习惯有那些吧。

    3怕麻烦、懒得等、热衷折扣却又在乎品质

    怕麻烦、懒得等、热衷折扣却又在乎品质

      生活方式引导的核心要素,就是要理解这场生活革命正中央的玩家,那些随时随地都可能会拿出手机“买买买”的用户,笔者在手机中下载了各种各样我们年轻人爱玩的APP,甚至也在各种场合中和商家去沟通,试图去理解这个群体。但是,这是一个难以捉摸又不易讨好的微妙群体,他们怕麻烦,懒得等,热衷折扣,却又在乎品质。

    "七年之痒"双.11 电商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形色人群 难以捉摸的消分心理

      要命的是,理性的逻辑很难推算出他们的购物需求,总是会有出乎意料的真是交易数据“蹦出来”,比方说,没有海的新疆,比基尼的销量高的吓人,而热衷购买鲜艳颜色衣服的并不是女性用户,反而是男性,似乎一切的经济学理论,市场学理论都在这一天显示出了本相的无力,直到今天,那位美国的坚果零售巨头的负责人,依旧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会在双.11这一天吃这么多坚果。

    "七年之痒"双.11 电商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对不起,美国的松鼠,坚果被我们买光了

      八年时间里,双.11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从满额减的大幅折扣,到爆款经典产品的走红,传统简单粗暴促销模式依然大受欢迎,从预购折扣到各种秒杀裂变红包,新的手段也层出不穷,相对于销售环节的推陈出新,消费理念和消费心态上的变化,更让人欣喜,VR虚拟显示商场的出现,让消费者更加身临其境,再到双.11晚会盛宴的出现,更模糊了消费和娱乐的界限,线下体验店铺的铺设,让传统零售和互联网+深度融合。

    "七年之痒"双.11 电商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截止至2016年11月11日24点整交易额达到1207亿人民币

      这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未来消费模式雏形,线下店铺销售体验二合一,线上消费主要承担主要的出售业务,VR与AR的商业价值似乎也在慢慢的体现出来,在现代人变得越来越懒惰的时候,谁能让用户变得更懒,就成为了这些“懒人”们的宠儿。如果说诞生伊始的双.11是几家电商的促销手段,那么到了今天双.11俨然已经成了全民参与,企业创新的发展契机,去年的912亿人民币,已经成为了过去,今年的1207亿又再一次的变成了又一个奇迹,双.11光鲜的背后难道就没有隐患么,让我们来接着看,乱象背后的电商平台。

    4光鲜背后的颓势 乱象丛生成常态

    光鲜背后的颓势 乱象丛生成常态

      年复一年,双.11当天的网购记录在不断被刷新着,线上消费俨然已经成为拉动居民消费的主力军,然而我们也要正视一些事实,漂亮的消费数字,掩盖不了网络消费增长的日渐颓势的现实。近年来,虽然电子消费的人群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增幅却在放缓,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随着这一基数的不断增长,网上购物人数逐渐饱和,双.11所能挖掘到的消费者规模空间也同样会日渐萎缩,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网上零售额3.4651万亿,增速为20.1%,要知道,2014年的增长率是49.7%,2015年的这一数字是33.3%,与三年前相比,网络消费增长,几乎被斩断一半,放缓趋势,昭然若揭。

    "七年之痒"双.11 电商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这也就意味着光棍节所带来的,互联网电商启蒙时代,也正在悄然过去,与此同时11月11日也从当年那个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新生事物,逐渐变成了遭遇审美疲劳的“明日黄花”更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正在变得更加理性了,而且也有了更加挑剔的目光,以往在双.11最吸引人的低价诱惑,页不在那么所向睥睨,走低价策略的电商平台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低价感到越来越麻木,已经丧失了最初的新鲜感,并且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购物的体验,其中包括售后,和物流的影响尤为严重。

    "七年之痒"双.11 电商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双11过后物流爆仓

      每年双.11所暴露出来的行业发展问题也着实不少,假货横行、数据造假、物流短板和职业刷单依然是今年各大商家和电商平台要直面的挑战,虽然今年不少电商平台在物流商发力,开始整顿这一乱象丛生的行业,推出了当日达业务,但是根据统计今年双.11快递揽件将会超过10亿件,虽然现在各大快递公司的场地建设,设备升级,数据支撑等都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碍于快递从业人员的数量稀少,作为最后一公里的网络末端,依然是今年双.11最大的短板,此外,商家伪造销售数据,进行恶意刷单,也对行业发展造成了损害,双.11要想维持神话不灭,就需要有相关的监管部门和各大电商平台的明确奖罚制度来制约。

    "七年之痒"双.11 电商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恶意刷单现象屡禁不止

      八年过去,从一个简单直接的单身狂欢符号,发展成被全世界所熟知所接纳的经济文化现象,它已经取得了前无古人的伟大成就。但是,未来它会被人们渐渐遗忘么?电子商务的网购职能,又会不会被新的消费模式所取代?在双.11过后,还会不会有其他形式的消费现象,横空出世呢?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电视文章推荐

    周热门电视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