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万物互联的概念也正悄悄来临。人类的生活也会因为网络变得更加的便捷。但是在个人隐私频频遭遇挑战的今天,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也让人担心。智能摄像头作为物联网中占比最大的一环,如今已经因为隐私问题而闹得人心惶惶,而未来随着物联网的全面铺开,安全问题是否会变得更加的尖锐?
通过一些电影镜头我们基本就可以预知到未来将会发生的画面。电影《绝对控制》中,Mike Regan拥有一套超级智能豪宅,在给予方便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灾难。智能豪宅被黑客攻破,隐私被监控,智能家居成了安全隐患,甚至连汽车的刹车都失灵了。在《速度与激情8》里,位高权重的官员,乘防弹车行进于安全路线上,怎样也不会想到,截停他的竟是街边被黑客操纵的“僵尸车”。
电影虽然不是现实,但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现实,看到这些画面,身为用户你是否感到后怕呢?坊间已经有了特斯拉汽车被“攻破”的传闻,如果未来无人驾驶和智能汽车普及,这样的破解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包括智能插座、智能家电等智能设备,一旦被坏人利用,后果不堪想象。
以智能摄像头为例,除了国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外,品牌其实也应该有义务去保护用户的隐私。比如限制访问摄像头的IP数量、涉及加密环节的操作强制用户设置安全性强的密码、及时修补漏洞、当摄像头被陌生IP接入时进行语音提醒等等。这些对于品牌来说都应该不是什么难以实现的功能,但对于用户的隐私来说却意味着更周全的保护。
针对当下使用率最高的网络摄像头,笔者也在这里呼吁各位用户,使用一定要谨慎,个人隐私无小事,即便你的密码设置的足够安全,你的摄像头依然有几率通过更复杂的手段被破解,然后遭到隐私泄露。所以切记,网络摄像头的安装一定要选择可以公开的环境,涉及生活隐私的区域个人建议不要安装!
网络摄像头风险提示:
18日,国家质检总局的风险提示称,智能摄像头可能存在终端安全、后端信息系统安全、数据传输安全、移动应用安全等质量安全隐患,若消费者使用不当或超预期使用,容易导致个人隐私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等危害。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组织开展了智能摄像头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共从市场上采集样品40批次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2批次样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其中,28批次样品数据传输未加密;20批次样品初始密码为弱口令,或者用户注册和修改密码时未限制用户密码复杂度;16批次样品对用户密码、敏感信息等数据,在本地存储时未采取加密保护措施;10批次样品后端信息系统存在越权漏洞,同一平台内可以查看任意用户摄像头的视频;5批次样品后端信息系统存储的监控视频可被任意下载,或者用户注册信息可被任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