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刁锐敏:
我们是专门做原材料的,简单来说要满足业界材料的国产化,是我们的第一重任。我们公司走过20多年的路,20多年来,每一条生产线都是围绕填补中国空白包括中国台湾在内的空白,如果不是填补中国空白的话我们公司不会投资。这五年来从传统的这些普通膜材转到偏光片里的膜材,为什么?因为近十年来,显示领域越来越多终端的显示品牌不管是电视机、笔记本、手机变成中国的品牌,所以中国产品填补空白的责任越来越重,我们从2013年开始就转向研究偏光片里的核心膜材。为什么要研究偏光片里的核心膜材?里面各种各样的膜,无非就两种产品:一种是没有相位差,一种是调整任意相位差。整个显示领域简单总结就两种膜:一种是没有相位差的,一种是任意相位差的,俗称补偿膜。
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刁锐敏
今年我们公司正式把第一条最重要的亚克力生产线投产,5月份就开始拿到过百万平方米的订单,昭示龙华在偏光片显示膜材里正式进入国产供应链,也代表着中国包括台湾在内的偏光片膜材真正有中国人的产品了。偏光片如果从最古老的台湾力特开始到现在有20年了,这20年来偏光片的原膜100%垄断在日本人或者韩国人手里,国内有很多公司试着突破,但是道今天为止最艰巨的量产任务还是先由民营企业四川龙华薄膜完成。
为什么这个膜这么重要?我们常常把工厂形容为耕田种地的,也就是要努力耕耘(让它)结出粮食或者长出棉花,纺各种各样的布,偏光片原膜出来以后就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偏光片供应的安全性问题。我们的量产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天能够同时提供这么大幅宽的偏光片原膜,特别是亚克力原膜的还不超过三家,龙华就是其中一家。
在全球的偏光片产能变化趋势越来越膨胀的情况下,偏光片产能随着中国玻璃面板的成长也在不断追加投资,在这种投资下,中国偏光片产能占比越来越高,所以从这张图可以看到深色部分看到成长速度非常快,最终全球偏光片的需求都会有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就是从过往以日韩台为主变成中国大陆(为主)。
中国大幅宽或者高4代产线正在不断扩充,随着玻璃面板8.5代线一直到10.5代线的投资,产能慢慢出来以后偏光片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随着中国大陆显示领域的集聚发展,中国大陆偏光片的需求缺口很大,如何填补这个空白?现在几大厂都在拼命追加投资。
中国偏光片产能从2019年开始就上升到第一位,33%的新产能全部投在中国大陆,预计新增的会从2019年占比33%涨到2024年的50%。随着偏光片的供应在2021年达到2.58亿的情况下都还有29%还要继续进口,也就是说玻璃的发展远远超过偏光片的发展,所以偏光片厂也不断投资,中国大陆偏光片厂里,带头的一个是恒美,然后是杉杉集团把LG收购过来,还有深圳盛波,这三巨头作为以后重点的投资方,不断扩充偏光片产能,力图在2024年实现偏光片和玻璃产能一致化,彻底填补玻璃和偏光片缺口。在此情况下,国内的偏光片缺口,偏光片的原膜缺口就更加大,到2024年,在恒美、LG追加投资以外,光是一家恒美就可以满足50%多的供给,所以可以预见到2024年,中国偏光片和玻璃会达到动态平衡。
为什么这么重要的战略原膜,国内大厂一直没有成功地替代,而要落到四川龙华这个民营企业来开始填补中国(产业链)空白?我们都是耕田种地的人,作为耕田种地的还是要老老实实用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精神,20年来我们一直沉浸在薄膜行业,在薄膜产业里积累了能够在各种光学膜材里胜任的四大技术:一是挤出,二是涂布,三是拉伸,还有贴合。核心的挤出和拉伸都很清楚,在塑料行业不是挤出就是拉伸,像PET、PP都是靠拉伸把薄弱做出来的,但是龙华所做的拉伸是把树脂拉出光学性能来,而不是拉出强度力学来,要把光学性能拉出来,也就是把树脂里的分子链按人为设计的排列,获得光的偏转或者光的相位性能。
龙华一直耕耘薄弱产业,那是如何走过来的?我们从最传统的像印刷、阻燃等等传统产品里,从光是挤出这个领域里开始的。一开始我们所处的市场都是在电子、电器、印刷等市场,这些市场在中国大概是亿级人民币市场。随着公司成长,随着后4G时代对手机设计和去金属化,满足手机市场拓展,我们推进了彩色化手机后盖,所以大家看到的手机广告卖的都是手机后盖的颜色。为什么中国手机在全世界会被越来越接受?一是5G时代的加速发展,二是手机后盖的彩色化,所以手机后盖的彩色化正满足5G信号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人类对随身携带的工具的色彩感官享受,所以手机后盖彩色化就为龙华带来巨大市场,现在看到的手机后盖基本是两种,一种是玻璃,一种是塑胶,如果是塑胶40%都是龙华公司提供的材料。手机后盖这种材料在这么大的中国市场前提下已经成长到百亿级,也就是100亿人民币的中国市场。
中国真正最大的薄膜市场就是显示光学,就是偏光片等等膜材,背光模组的PET,中国大部分可以自给自足,但是对于显示屏和偏光片搭配的膜材,除了龙华填补了空白,现在几乎都来自于日本,这个市场就是千亿级市场,偏光片面积数都是以1平方米来算,所以显示光学膜材在行业里是最大的市场,达到千亿级人民币需求,做成产品就是万亿级。
作为显示膜材,一个是偏光片的零相位差的一类膜,另外是有相位差的补偿膜,还有一种通过贴合获得特种光学功能的像OLED里用的一些膜材。
龙华之所以能够在光学领域里能够成长的核心,就是我们认定我们是耕田种地的人,耕田种地就应根据天时地利选择耕种什么作为。我们一直定义为功能性薄膜的综合方案的提供商,利用我们在薄膜行业沉淀的四大技术,和终端积极交流、推介我们所拥有的膜材方案,同时又从终端获得他们在整个材料行业里的诉求,连通以日本为代表的核心高分子材料行业,说服他们、征服他们,让他们把核心的原材料输送给龙华,从而让龙华能够输送到终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下游也就是终端产品中过往都是听国外供应商介绍,国外供应商基本都是自己有原料有膜材,介绍的都是自己家里有的原料做的膜,造成信息面,对材料认知面比较窄,而且介绍的全部都是好东西,当然也是贵东西,因此在这种环境下,龙华就在这个市场里应运而生。
我们所取得的最大的就是在产业链中的定位,这次研讨会其中讲的就是补链,而龙华在里所起的作用就是补这个链条,把终端和原料端特别是日本的光学原材料端放大,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对终端需求的快速反应,挖掘全球供应商特别是日本光学原料的供应商,深度绑定他们,为我们量身开发。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过去三年我每个月几乎都会飞一次日本,直接去他们的研发总部,把中国显示领域里的需求和他们研发总部,把他们保险柜里的东西挖掘出来,或者下达研发任务。
在显示领域有两种材料,一种是没有相位差,一种就是有相位差的,随着发展我们还会顺着这个思路。刚才讲的是亚克力的填补膜材,为什么把亚克力的膜材作为龙华核心产品?在显示领域中,亚克力在偏光片材料中的供应和性能最优秀,特别是到的中国人的工厂里,价格竞争性更大。
在设备或者工艺里要实现没有相位差的设备,我们走的是同步双向拉伸(达到),就是X、Y轴同轴,这个产品可以满足偏光片里的各种方案。第二我们要有位相差,龙华也就世界顶级的斜向拉伸的,也就是把里面的分子链按我们的要求以平面的角度偏转拉伸,从而获得光学补偿膜的不同方向,彻底不需要在偏光片里把薄膜打斜贴合了。偏光片行业里有一个很痛苦的就是膜与膜贴合的时候要找准角度,所以膜拉伸以后就把光轴拉出来,膜是平的,但是里面的光轴结构是按照我们的要求获得不同的偏长角度,这些就可以在OLED所需要的膜材里发挥我们应该提供的作用。随着OLED的发展,龙华不断满足OLED各种膜材需求。到今天为止,日本薄膜、偏光片到面板都是绑定了的,都是固化的供应链,龙华就可以在固化的供应链撕开一角让我们成为新的供应链(一方)。
薄膜上有各种各样的涂附,目的是把表面涂附,获得像AG、AR、AF等等这些功能。
龙华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发展形成各种各样的特种膜材供应,最后的发展就是要朝着右上角偏光偏转这个角,希望借这个报告唤起补链、强链工作,大家一起努力。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TFT-LCD及共性材料论坛https://tv.zol.com.cn/769/769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