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林茂祥:长虹誓做全球智能第一

      [  中关村在线   ]  
    收藏文章 暂无评论

        8月中旬,一场轰轰烈烈的电商大战闹剧,以部分企业失信于网民的方式草草收场。而就在这节骨眼上,长虹集团的川渝超级内购会,线下消费者竟然花5个亿疯抢长虹;几乎同一时间,中怡康、奥维先后发布了1-8月份的零售数据:长虹智能电视以平均超过20%的绝对份额,居全球品牌在中国的智能占有率第一位。

    林茂祥:长虹誓做全球智能第一

      近三年来,长虹先人一步推广3D技术,加快多媒体及3C融合与应用创新,率先开启智能大战略,引领产业转型,而经常游走在应用、技术、关键部件等资源前端的智能掌门人、长虹公司常务副总、多媒体产业集团董事长林茂祥很少面对媒体及公众。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有机会走近他,探访长虹市场表现幕后的细节,而故事就从长虹多年来一直秘而不宣的"智能"开始……

      核心观点一:家电的"全民智能"时代已经来临

      记者:继苹果第一代iphone畅行全球开始,各类电子产品纷纷开打"智能牌",作为国内第一个宣布系统化智能战略的家电品牌,你如何看当前的电视行业发展?

      林茂祥:对于整个电视行业来说,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这个在我看来毋庸置疑的趋势,不是所有企业都认识到,或者有足够深刻的理解。可以说,目前的智能化浪潮不止影响到技术端、产品端,而是整个产业链。以前,提到家电,我们想得到的或有直接关联的只有元器件、芯片、原材料等等,说到电脑就是电脑,说到电视就是电视,说到手机就是手机,每一类产品自成一个类别、自成一个商业形态。而到了今天,行业内很难将电视、电脑、手机、手持设备等彻底分别开来,核心在于这些不同的终端所采用的都是同一个Android或ios操作系统,所实现的交互功能相差无几,真正的差异只在屏大屏小、有无键盘、外设各异、应用环境不一样而已。

      所以,我说今天的家电迎来了"全民智能",它所牵引的是N个终端设备、N个业务链条、N种运营模式,电视只是N个终端之一。而基于智能大战略的思考是否深刻、商业模式的运营和准备是否到位,才是衡量一个企业真正开始智能革新的关键。

      记者:您觉得智能时代到来后,单对电视这个产业会有怎样的影响?或者说,在智能时代,我们的电视会发生哪些变化?

      林茂祥:谈到这个问题,必须要对"新"、"旧"时代的电视产品、业态、模式作深刻对比,我认为,最核心的变化就是从原来的硬终端竞争到了软实力的比拼。

      传统电视时代,产业竞争是以硬终端为载体的,主要用关键部件来整合产业链,大家看到日本企业、韩国企业过去在面板、芯片、关键部件上拥有很强的话语权,下游的应用技术创新、整机创新的空间相当有限。

      在传统向智能转型的过程中,关键部件、内容服务、传输以及渠道都曾想站出来整合整个产业链,但是都没有成功。因为,智能时代不再依赖于这些,面板是富余的,芯片是富余的,硬件已经整合不了产业链。所以,单靠硬件的竞争是不够的,还要看服务能否胜出,也就是所谓"软实力"的比拼。

      基于此,我认为在智能时代,真正能够整合产业链的是终端,整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用户,只有终端才能掌握用户,只有终端才能发现用户、才能找到用户。终端因此成为整个产业链上最核心的部分。

      我们再回头看,中国企业现在面板也有了,芯片也有了,换句话说,我们拥有了日系、韩系家电所拥有的同等硬件水平,智能时代的中国企业已经跟国际领先企业、最先进技术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核心观点二:基于商业模式的智能才是"长虹智能"

      记者:我们知道,长虹在迎接智能时代到来上的准备先于同行,也比同行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判断,也有更周全的布局和准备,能否透露长虹当前的智能战略吗?

      林茂祥:长虹的智能战略与同行的最大差异在于,我是基于商业模式来做智能。我认为,好的商业模式,以及基于这商业模式发展起来的产业链、应用平台、用户资源,是实现智能战略真正转型的钥匙。

      首先,商业模式必须基于"用户数量",如果没有足够庞大的用户群作支撑,我们的商业模式就无从建起,而要想获得用户数量,就必须做好以电视终端为主的差异化"智能应用",我经常跟同行交流一个问题,今天的电视产品差异化到底在哪?大家都认为没有差异,的确在同一个系统之上的产品很难做到不一样。但我认为,在整个智能产业链上,"应用的差异化"是实现终端产品差异化的唯一、且最关键的一环。

      基于此,我对我的智能研发团队、规划团队、市场团队要求,必须要用丰富的、适用的、超前的、明显有别于同类产品的应用来发展用户,这就是所谓的"让科技为用户创造价值"。要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同时,更要让消费者与智能产品之间进行自由、愉悦的交互,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人与产品、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话。所以,你如果关注长虹最近的B系智能电视,你会发现:人+遥控器+电视机的互动方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人+语音+手势+表情+面部+意念+…这样的电视它已不再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个"拟人",可以说是家庭的一份子。

      那么应用的差异化靠什么来实现?我希望它靠商业运营的可持续和强有力支持,我说的这个运营是整个业务链的联动,其中涉及智能系统、应用APP、内容服务、电信通路、跨界产品、多渠道融合的终端等。

      核心观点三:长虹完成全球最强智能布局和能力打造

      记者:刚才听林总对整个家电行业的发展、智能产业的转型以及长虹智能战略的介绍后,我发现要完成这些,需要有比传统时代高出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能力。在能力上,长虹准备好了吗?

      林茂祥:基于智能的能力准备,这一块是长虹的核心,也算是目前的商业机密吧,我不便作详细的展开,只给你列一下我们到底有哪些能力吧。第一个能力,是建立起了我自己的软件平台。软件是长虹自主研发的重点之一,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长虹由原来的以电路、机芯、屏体为主的研发向以核心软件为主的研发转型,到目前,仅智能软件开发团队就已经超过2000人,其中几个团队已经拿到了CMMI(软件项目管理)四级认证,并正通全球最高的五级认证,这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智能软件团队;第二个能力,长虹建立了业内第一个智能规划团队,它的运作独立于研发、市场端之外,充分整合智能业务链上的应用开发、软件、芯片以及外围关键部件等资源,是产品研发的后勤部队;第三个能力,是基于应用规划、应用开发的支持团队能力,这一块主要是基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保障,目前,长虹在智能终端产品的推出速度、产品规模全球最强,主要是这个团队的作用;第四个能力是基于智能应用的运营能力,在这个领域除了长虹原有的体系外,前端程序开发、网游、APP商城、电信网络、广电网络等的整合式运营是最主要的。

      这些能力的建立说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是非常困难的,必须投入很长的时间、巨大的资源,持之以恒的去做,这一部分是长虹智能战略上最宝贵的资源。这也是同行企业目前不具备的,如果说差异化,这才是真正的差异化,这些实力的具备,意味着长虹可以始终领先同行一步,至少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做智能的领导者,同行企业只能是跟随者。

      在市场端,对于库存结构调整、终端改造、渠道培育、员工培训等,我早已完成,其中,长虹已在全国建成约5000个智能体验中心,以电视为中心的智能外设、Smart Center、Pad、SmartPhone等终端设备,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用户体验环境。经过两年的阵痛式智能改革,现在开始收获,根据奥维咨询(AVC)的监测数据,到目前,长虹SmartTV内部结构占比已超过了70%,1-8月长虹智能产品的零售占比以20.4%的绝对优势,居电视行业第一位(包括合资+国产品)。如果剔除掉同行企业的网络电视,长虹智能电视的销售量甚至超过几个品牌的总和。

      核心观点四:长虹智能全面终结网络TV

      记者:我注意到,你刚才无意间提到在这个行业里,有将网络电视与智能电视混淆的现象,可以这样理解吗?

      林茂祥:对于你这个问题,我还是谈长虹自己吧,从去年开始,我们就选择了放弃做网络电视,我希望给到消费者一个真正的智能化时代,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网络电视的要求比智能技术要低很多很多,我不希望长虹只停留在低层次的竞争上,这也违背我立志做中国智能电视第一品牌的夙愿。

      记者:据我所知,目前业内有将网络电视当作智能卖的情况,消费者花了智能的钱却买了一台"网络电视"回家。对此,你怎么看?

      林茂祥:智能电视和网络电视的主要区别在于人与人的交互和智能内容服务两个方面。真正的智能电视必须具备专属的定制系统:Android或者iOS,联网后不需要借助辅助工具就可以直接网上冲浪和下载/卸载程序,具有语音、手势、面部识别等功能,可以多屏互动、多终端互动。而网络电视却无法实现这些,未来智能的内容服务只会越来越人性化,交互操作越来越简单化,偏离这个方向就是伪智能,这像现在市面上大量在售的"网络电视"一样。

      另外,长虹为智能应用配置丰富的周边外设,如游戏手柄、体感设备、摄像头、无线耳机、无线音响等等,同时,长虹的智能终端将会有更多有特色的应用服务。这些都是长虹智能电视的优势。

      核心观点五:长虹电视要让消费者越来越"懒"

      记者:我们知道,所有的能力准备、技术创新、模式改变,长虹都围"用户"的利益来展开,能否透露一下:长虹下一步在智能体验上将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林茂祥:在透彻战略思考、大量能力准备、破革商业模式之后的产品体验,围绕一个核心,即自然交互。

      基于不断演进、快速人性化升级的智能创新,我们后期的智能新品在人机交互方面会有非常大的突破,除了最基本的本地非联网智控外,还可以通过语音对电视作全操控,包括开关机、换频道、调节音量、网络搜索、文字输入等等,这在全球是首创。同时,在Ciri语音智能的另一个突破,就是自定义识别功能,电视只须对指令作简单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自动识别不同的家庭成员,通过面部、身体形态就可以自动认识你是谁?喜欢什么节目?与电视交互喜好是什么?并自动为你准备好你个人想要的内容。这个时候,电视不再是机器,她(他)就是一个家庭成员。

      目前已经在售的智能产品中,长虹智尚B系及A7000\A6000\A5000等,正在逐步放弃使用遥控器,未来,我希望用户只需给电视机一个眼神,她(他)就会马上心领神会地为你服务。这就是长虹智能终端的差异化。

      记者:听了你对产品的介绍,我深深为长虹智能产品表现出来的"聪明"所震惊,你认为要做到这一切,除了产品本身,长虹还会为用户提供怎样的差异化服务?

      林茂祥:长虹与同行在智能体系包括组织架构上是有很大区别的,作为我个人,在这个体系内,可从规划、应用、运营、服务的内外部资源,我都可以完全调动,整合起来为消费者服务。

      除了智能产品本身,我需要思考怎么做终端?怎么推进商业模式?怎么向市场推广?怎么解决后续的内容提供?怎么实现持续的系统及应用升级等,这其实是一套完整的运营流程,我都可以去迅速组织,快速实现,这张消费者看不见的后台服务网,才是长虹在智能服务领域最有价值的。

      观点总结:让用户享受长虹智能"心灵美"

      记者:最近两年,3D、高清、窄边、网络等家电概念层出不穷,让消费者无所适从,最后,请林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给电视定一个标准吧?

      林茂祥:我认为,3D是标配,"高清+窄边"是屏这个部件的趋势,但对于消费者使用电视来讲,"智能"才是整个家电产业的大势,我这个团队一直会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内外兼修"的智能产品和服务,但我更看重"心灵美",即内容与应用。

      未来,智能电视会走向无边框和4K超高清,但就面板技术本身而言,实际上可以进步的空间已经非常小了,也就是说未来生产出来的电视可能都长得差不多,当然,消费者肯定会追求电视机外观是否漂亮,但对于生产厂家而言,长虹除了要把电视外观做得很漂亮,同时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怎样使应用也"漂亮"。这就是所谓的"我们要重视外在美,也要重视内在美"。因为智能电视唯一的核心的区别就在应用。

      长虹现在只是稍稍领先。在这里,我借此希望整个行业通过持续、健康地发展智能产业,形成更多好的智能应用、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交互体验、好的服务平台,让智能应用技术服务于全家电行业的用户,同时,也为PC、手机、数码产品和智能家庭、智慧小区等用户带来福音,让智能科技真正普惠大众,为人类社会创造价值。

    tv.zol.com.cn true //tv.zol.com.cn/322/3227432.html report 9791     8月中旬,一场轰轰烈烈的电商大战闹剧,以部分企业失信于网民的方式草草收场。而就在这节骨眼上,长虹集团的川渝超级内购会,线下消费者竟然花5个亿疯抢长虹;几乎同一时间,中怡康、奥维先后发布了1-8月份的零售数据:长虹智能电视以平均超过20%的绝...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电视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