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完了LCD,接下来再来看看OLED。OLED全称是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前面提到的LCD不同,OLED无需背光支持。
OLED显示原理
Super AMOLED全称是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超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指的是像素寻址技术,属于三星特有的一种技术,内嵌了电容式阵列传感器,有自发光性,同时拥有低功耗、高对比、广视角、全彩化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不过在阳光直射下,AMOLED的阅读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Super AMOLED通过减少屏幕间距来实现更好的强光下显示效果。
Super AMOLED和传统AMOLED相比,Super AMOLED拥有更高的亮度,可以减少阳光反射并降低屏幕耗电,算是对传统AMOLED的一大改进。
随后,三星在Super AMOLED后又推出了Super AMOLED PLUS、HD Super AMOLED、HD Super AMOLED PLUS和Quarter HD Super AMOLED,除了分辨率提升外,显示效果也在向更精细的方向发展。
说完了材质再来说说贴合技术,这部分是和手机相通的。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有些电视、手机息屏后灰蒙蒙的,其实息屏后的颜色深浅和贴合技术有关。
现在电子设备主要采用了非全贴合或是全贴合两种形式,过去很多电视、手机都使用非全贴合技术,所以存在进灰、可视角度小等缺点。而全贴合技术则直接通过光学胶或水胶将触控层和显示层完全粘合在一起,中间没有间隙和空气,使屏幕看上去更通透,不仅减少了进灰现象,也提升了显示效果。
非全贴合和全贴合的屏幕一个明显区别是息屏后的颜色,非全贴合是灰色,全贴合是黑色,可以很明显分辨出来。除此之外,全贴合的可视角度和色彩表现也要更好,从侧面看不会有明显的背光源,自然也没有泛白现象。
目前这类技术主要有以触控厂商主导的OGS(One Glass)、TOL(Touch on Lens),和以面板厂商主导的In-Cel和On-Celll。
OGS、TOL通过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导电层,把保护玻璃和触控层集成在一起,使用这一技术的屏幕如果碎了,触控也随之失效。
In-Cell是将触摸传感器嵌入到像素中,On-Cell则是将触摸层嵌入到滤光片和偏光片中间。
既然提到了贴合技术,也顺便提一下玻璃方面的东西。
目前市场上的强化玻璃主要有AGC的“Dragontrail”龙迹玻璃和康宁的“Gorilla”大猩猩玻璃,龙迹玻璃属于硅酸铝玻璃,大猩猩玻璃则属于钙纳玻璃。而前段时间吵的沸沸扬扬的蓝宝石玻璃,这里也简单的说说。
首先蓝宝石玻璃并不能改善显示效果。因为硬度高,可以提升屏幕的抗划性,所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大猩猩玻璃相比,蓝宝石玻璃的优势其实并不大,并且无法保证大规模的供应。
这是由于蓝宝石玻璃不仅成本高、耗时长、制作复杂,还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导致蓝宝石玻璃生产困难。
另外,不少专业评测机构喜欢用对比度、色差、色温和色域等专业名词来评价屏幕的好坏,特别是色温的争论和AMOLED的偏色是最容易被挑出来的地方。
其实对日常显示来说,并不需要准确到100%的色准,毕竟不是用来专业作图,因此讨好眼球是比“6500K色温”和“100% RGB色域”更重要的事情。
像大家对AMOLED通常的印象是偏蓝绿(Super AMOLED已经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了),饱和度高于LCD很多,于是色彩艳丽成了人们喜爱的理由,同时也是人们吐槽的理由。
说到最后,有人喜欢浓郁的色彩,也会有人喜欢偏冷的色温,与其迷失在一堆参数中,还不如多尝试,感受真实的效果,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