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和拖影 都是液晶惹的祸?
而画面延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显示屏的刷新率。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虚拟现实设备刷新率在75Hz,其中就包括鼎鼎有名的Oculus DK2。75Hz意味着渲染完成到显示在屏幕上,至少需要1秒除以75次等于每次13.3毫秒,包括安全保险的时间在内,一般是19.3ms的延迟。
19.3毫秒延迟产生过程图
上图同时也是整个视讯信号从采样,到完成呈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形成的过程中还没有包括数据丢包,和CPU频率的损耗,所以能达到19.3ms已经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延迟了,在延迟过程中我们的眼睛极易产生不适,从而导致眩晕。因此视讯的延迟也是导致眩晕的其中一项因素。
·画面拖影远观无碍 放在VR里就是大问题
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用户抱怨液晶电视的画面不够流畅,尤其是一些中低端的电视产品尤为如此。说的深入一点,对于电视技术制造经验匮乏的新型互联网品牌而言,响应时间的问题更为突出一些。那么?液晶技术为何会存在响应时间偏慢的问题呢?
液晶屏物理结构注定响应时间问题无法根除
当然,液晶作为电视和显示器的主要屏幕选择,远距离观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用在VR上就完全不是一码事了,这就是在电视领域钟爱LCD的SONY,在旗下VR产品上选择OLED屏的原因。
液晶技术无论通过何种手段或技术,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画面残影现象,因为液晶分子偏转排列需要时间,液晶分子偏转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方式,液晶分子从接受驱动芯片指令到改变状态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响应时间”,通俗一点说,无论多么高级的驱动技术都无法改变液晶分子需要偏转工作的事实,响应时间或快或慢,但不可能为零,因此液晶屏的残影注定无法根除。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