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电视厂商的价格战采取的方式比较特殊,是在成本上升的状况下,你涨价,而我抗住不涨价的方式。2017年四季度开始,液晶上游面板持续走低,一旦成本下降,有了价格空间,产商的主动降价打法就开始回归,对于大多数的主流用户来说,最关注的因素仍然是价格。
价格是主流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图片来自新浪微博www.weibo.com)
所以我们看到了2018年价格战烽烟再起,尤其是目前炒得比较火热的小米电视,小米电视向来采取行业最低价的策略进行定价,虽然在价格上比较有优势,但是近期也曝出了很多小米电视质量出现问题的新闻。而PPTV发布的全新5系列电视拥有更高的性价比,在价格上甚至要低于小米,配置上延续行业的一流标准,品质上也有较高保障。所以对于广大互联网电视厂商来说,在保证自身价格优势的同时,对于产品本身的质量也应当足够重视。
写在最后:
2018年面临着正面大战的互联网电视品牌,应注重以体育为主的内容产业版权,并通过合作和加强研发使产品在技术上突破,让产品更满足用户的需求。在产品的营销上要融合线上线下渠道,做到两条腿走路。并且,厂商要在考虑成本的条件下,做好年中、年末大促迎接残酷价格战的准备。这场需求引发的大战,虽然会可能造成行业的又一轮洗牌,但对于早有准备的厂商来讲,未必不是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好机会。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从爆发到洗牌!互联网电视厂商如何破局?//tv.zol.com.cn/690/690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