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详细解读了护眼灯的照度、光通量以及色温等概念,相信各位读者对如何选购护眼灯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个对普通用户来说略显专业的关键指标:显色性。
什么是显色性?
官方对显色性的定义是“与参考标准光源相比,光源对物体颜色呈现的程度”,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光源照射下,物体色彩的逼真程度。其中的参考光源指的就是自然光源,也就是太阳光。
想要测试光源的显色性,需将DIN6169标准中定义的8种测试颜色在标准光源下和被测光源下做对比,色差越小则表明被测光源颜色的显色性越好。
显色性有什么影响?
灯具的显色性越高,在灯光照射下物体的色彩就越逼真;反之显色性越低,我们看到的物体就会有色差,不仅影响判断,对视力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我们通常用显色指数(英文名CRI,其数值用Ra来代表)来表示光源的显色性,显示指数共有15种颜色,我们在测试时取前8种常见颜色的显色指数的平均值,记为Ra,表征此光源显色性。显色指数Ra越高,光源的显色性就越好。
显色指数多少算达标?
国标规定,长期工作或停留的房间或场所,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Ra)不应小于80。也就是说,显色指数在80及以上的光源,才能还原物体的真实颜色,避免色差,保护眼部健康。
可以看到,显色指数小于80时,同一个物体的颜色就发生了变化,和实际有一定色差,这在国标中就是不合格的光源。
因此,我们在购买护眼灯时,除了熟知的照度、光通量(亮度)等,对于显色指数也要予以一定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商家并不会将显色性相关数据标注于标签上,需要我们在购买之前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护眼台灯好不好?这个指标一定要了解//tv.zol.com.cn/720/7205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