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修为:硬件参数横向对比
智能电视最重要到部分是硬件配置,这也是最容易被“落伍”到一环。硬件配置越高,意味着电视现在试用更流畅,同时也意味着硬件配置在未来有着更长的生命周期而不被淘汰。若没有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再优秀的软件同样发挥不出全力。接下来我们简单说说这四台智能电视的参数,详情请看下表。
硬件参数对比
看完了参数自然要跑个分数,虽然此次测试分数都是真实的,但是跑分并不能够代表全部性能。得益于Mstar 6A928的强大性能,PPTV、乐视和小米比较接近,都在44000左右,这在智能电视中是比较高的分数了。那么我们也顺便介绍一下Mstar 6A928。
Mstar 6A928所用的Cortex-A17架构是2015年ARM面向主流市场推出的全新架构。ARM官方称,Cortex-A17的性能比Cortex-A9提升60%,核心面积减小20%,能效比提高20%。
而Mali-T760则是Mstar 6A928的又一项杀手锏,和T600系列相比,T700系列在架构上进行重新设计,特别是大幅度改变着色器核心的配置方式,同时将能耗比提升了最多4倍。作为T700系列的高端型号,Mali-T760最多16个着色器核心,并且每四个一组进行管理,频率最高600MHz,峰值浮点性能可达326.4GFlops。T760的每个着色器核心内都有四个ALU簇,是T600系列的两倍,并且ALU内部也做了重新设计,并行执行度更高。此外,T600 ALU是标量单元、矢量单元的混合,T760也对此做了改变。其它变化还有流水线级别减半、调度微调、低频率下效率提升等。二级缓存可以所有核心共享单个或两个区块,并且各有自己的对外接口。
而让我们颇感意外的是微鲸的Mstar 6A928在测试中分数垫底,按理说64位 Cortex-A53架构的SOC不应该是这个水平。可在日常使用中,微鲸电视同样非常流畅,播放高清视频和运行单机游戏也没有掉帧获卡顿的情形。按照ARM官方的说法,Cortex-A53相比Cortex-A7,性能可以达到1.6-1.7倍。即使在32位的软件环境下,Cortex-A53也更快,因为除了ARMv8指令集,硬件本身也经过强化。笔者猜想,这或许和优化有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MTK的MT9595和Helio X10都存在这个问题,跑分力压群雄,甚至超过Exynos7420和Snapdragon 810。直觉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释也就是娱乐兔对MTK进行了“特殊照顾”。
说到这里,大家也应该对四台电视的硬件有了大致的了解。笔者要强调的是,我们要辩证的看跑分的问题,跑分高只是有了体验好的基础,实际使用中,分数较低的微鲸电视同样非常流畅,完全无需担心性能不够。所以单从这四台电视的硬件配置来说,每一个都是如今行业中都是中上水平,不会成为选购时的短板。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