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4 2019-05-29
彭院长已经在致力解决这些问题,OLED印刷工艺目前正在不断取得进展,而业内也普遍认为,印刷OLED是可行的大方向之一。
15:00 2019-05-29
接下来的演讲是台湾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郭浩中教授。他的演讲题目是:Novel Micro-LED and VCSEL for full color Display。
光电来讲的话,未来是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从现在手机的显示,到未来会用到大型的Display,或者跟AI,或者跟5G有关。Display不仅是像早上欧阳院士还有郑院士都讲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是从LED过来的人,所以我还是要讲一下我们LED的几个重要的人,第一个就是我们蓝光的发言人,我们为什么需要Micro—LED,Micro—LED的挑战跟未来。
15:21 2019-05-29
感谢郭教授的精彩报告。让我们对Micro-LED技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接下来的演讲嘉宾,是南京工业大学陈志宽教授为我们带来:钙钛矿材料与光电器件研究进展。
陈教授上台开门见山的说,今天报告大概讲三个方面工作,一个是钙钛矿在发光方面的一些情况,还有钙钛矿在光伏研究的进展及解决方案。我们现在OLED是最受大家关注的方向,OLED可以发光做照明或者显示,现在在研发这个阶段有更新的一种材料是基于有机无机的来实现的发光或者光伏。他们用的结构和OLED的结构是非常相似的,有很好的发光,做到一个面光源,但是因为它用的材料是属于一个有机无机杂化的,它也有自己独特的一些特性。
15:22 2019-05-29
陈教授认为,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个大面积上面怎么实现高效率,大面积器件的最重要因素,第二个就是提高它的稳定性,第三个就是低毒性,这个跟前面讲的发光要求是一样的。下面我把钙钛矿电视的稳定性研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引起钙钛矿不稳定的因素有四个因素,一个是水汽引起的降解,第二个是热不稳定性,第三个是光致的降解,第四个是高能辐射降解。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有几种途径提高它的稳定性,第一种是较大的有机阳离子,第二个形成多维的钙钛矿结构,因为三维结构是比较弱的结构,我们降到二维甚至一维的话,稳定性就提高了。第三个是使用疏水的电荷传输材料,这是我们小组做的一个工作,在电子器件外面有一层保护层,通过这两个引入的话,一个方面二氧化钛避免了银往器件里面渗透,这样显著提升器件的稳定性。最右边是封装好的器件,放在水里面,放一个小时器件仍然是完好无损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的话放在水里面几秒钟就损坏了。
15:22 2019-05-29
其他方案就是怎么样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可以采用更大的阳离子去替代甲胺离子,这样实现比较稳定的材料,从三维降到二维或者一维,这样的话可以提高它的稳定性。还有电极与传输之间引入阻挡层也可以提高它的稳定性。核心层之间引入一个钛的复合氧化物的话,可以显著提升它的稳定性。现在在器件稳定性方面,实际上需要多种途径,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解决钙钛矿的稳定性问题,以前大家都很担心钙钛矿的问题是致命的问题,如果引入适当的方法手段,核心材料的调控,器件工艺结构调控的话,是可以很好实现稳定性结构的。
15:35 2019-05-29
谢陈教授的精彩报告。钙钛矿是重要的光电材料,相信今后会有更多应用。接下来的演讲,是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监吴元均先生为我们带来:厚积薄发,引领下一个十年。
从TV的产品角度来看,我们统计了过去的每年TV平均尺寸的增长,大概是每年1到1.2寸左右,如果用我们内部估算来看,每年增长1.2寸基本上可以消耗一座月产90K的G11代线,这是产能过剩的其中一个。今后着眼于高画质,高性价比,还有时尚外观等三个方面,目前LCD产品成为市场的主流,但是新技术包含OLED,MicroLED等等的推出,其实不是取代我们现有的技术,而是可能可以更大的增加未来的应用场景,所以可以刺激未来的需求。
所以从技术角度而言,未来的现实发展将会呈现更多元化的一个特征,不同的一个应用场景,不同的规格会对应到不同的技术。其实我们考量的是现有的LED技术有没有可能做一个提升,近年来我们看到MiniLED,我们做一个评估,在这张表上面可以看到其实MiniLED在显示上跟我们看到的OLED不相上下,所以MiniLED技术在今年受到蛮多人的关注。其实MiniLED的技术就像是一个动态背光的技术延伸,现在所谈到MiniLED技术其实是用TFT方式做驱动,可以做到像素等级的动态背光。这样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带来高亮度,超薄,低功耗,尤其是高对比、 HDR等等。
15:36 2019-05-29
MicroLED比起LCD的好处就是,它不需要高规格的封装,OLED的封装成本是不低的,MicroLED在结构上来讲更有优势。目前这一页罗列大概MicroLED6个关键的技术,包含TFT背板,全彩色化技术,驱动技术等。这边TFT技术在华星内部论证了很多,我们在不同的结构之间做了一些开发,目前我们认为它的特性不太适合MicroLED,所以我们未来的方向将以(英文)为主。全彩色化主要是RGB chip光衰及电压不一致,除了一些创新型的驱动技术之外,可能我开发了一些补偿技术,尤其是针对MicroLED这部分。
在这一块技术里面跟刚刚有一点像,其实这个技术不是面板,面板厂可以独立开发的,所以这几个区域,包括无缝拼接技术,转移检测技术等都是目前跟业内的厂商一起协同开发。刚刚把这6个技术做细节的展开,这边就不再赘述了。这个是我们跟业界的伙伴一起合作出来的,第一个是8寸MiniLED的开发,去年跟今年都有做展示。第二个是3.3寸的都有展示过。最后一页刚刚提到三个技术,在新型显示领域上,我们华星会积极的在短期内推进MiniLED的量产,能够让OLED技术升级,在3到5年内我们会量产具有成本优势的打印OLED。同时我们也积极的布局MicroLED的技术。
15:58 2019-05-29
感谢吴总的精彩演讲,下一个十年,相信中国的显示产业会更上一层楼。接下来的演讲,有请 默克先进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亚洲区OLED材料开发负责人 Joachim Kaiser 先生带来:默克的OLED解决方案。
16:14 2019-05-29
感谢 Kaiser 先生的精彩分享。默克作为显示产业材料的领军企业,也引领了显示产业的发展方向。接下来的演讲,有请北京集创北方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战略副总裁及CEO特助陆婉民先生给我们带来:中国屏 集创芯。
国产化是不是迫在眉睫,大家心里都有数,我们应该要用洪荒之力加速国产化的进程,只有这样子大家才能双赢,多赢。另外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国芯片进口在2018年超过了2601亿美元,今年3月份中国的芯片进口已经超过了3100亿美元。我相信速度会减缓一些,因为中美贸易战的关系。前两年我们都把芯片跟原油相比,现在不用比了,超过太多了。核心芯片自给率非常低,这些产品都还是以我们的境外的供应商为主,除了移动通信的(英文),国产芯片占有率几乎为零,所以全力推动半导体产业国有化真的是当务之急。
16:16 2019-05-29
5G,4K,PID,AMOLED,Pobotics,集创北方在4K,8k等努力前行,我们一直在往前走。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显示屏出货的概况,其实不是很理想的,这次有参加美国SID的都可以听到现在的屏是供大于求。大家可以看到左上角是电视,电视现在的屏大概是2.9亿,应该会掉到2.8亿,在这边的话会从1.3亿掉到1.2亿。然后这边的话是从1.8亿上升到1.9亿再掉回1.8亿,这个掉的更厉害,因为OLED的软屏,可折叠式的应该会取代未来的。
从2001年开始,到了2009年才转为4G的普遍化,整整经过了9年,从4G到5G,我不知道会有多久,另外我也在最近的资讯上面得到5G的射频距离很短,因为它很短,所以说这个基站的覆盖率要很多的基站来覆盖现在4G所覆盖的区域。这一块我不知道每一个国家的政府要怎么样去推广5G,怎么样快速的推广5G,我觉得是有难度的。当然为什么大家在显示行业一直谈到5G?因为它的延迟,大家知不知道5G的反应速度是多少毫秒?1个毫秒。所以说为什么5G会间接的带动显示行业,是因为它可以传输巨量的资料,所以在全球市场趋势上,5G及AI牵动了各类显示及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我相信有更大量的数据及内容落实在智能电视,智能汽车,智能家电,智能家庭及很多很多超出你想象的产品当中。
经过刚才提到的,我们继续超高分辨率的架构,在大尺寸方面有高分辨率的点对点解决方案。TDDI,有TDDI+指纹触控集成。最后我想说本公司将会持续加大,不断的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投资以及本土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把集创北方打造成不仅是中国,而且是全球面板及人机交互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
17:03 2019-05-29
感谢陆总的精彩演讲。让我们对集创北方的芯片技术有了更多了解,也对国产芯片事业充满信心。接下来的演讲,有请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辉先生给我们带来:显示面板行业国产高端装备的发展与现状。
国家在液晶和OLED面板上面装备的投入是远远不足的,我有一些统计的数据,我们看一下装备的现状,装备在液晶里面主要分为三段,前面主要是一些前段设备,还有中段设备,还有后段设备,这个大家都很熟,我就不讲了。我们主要是LCD跟AMOLED,LCD跟AMOLED主要是蒸镀方面有差异,其实阵列是差不多的。我们阵列里面,中间的都是国外的厂商,只要是比较贵的设备或者说比较难的设备都是国外的设备。我们国内比如我们公司是从11年左右就开始投入做阵列式曝光机,目前我们是做到6代,但是整个过程走的非常艰辛,大家都是更愿意买成熟的产品或者说更愿意去买一些稳定性更高的产品,这就造成我们后进入者每一步走的非常艰难。
17:08 2019-05-29
北京群智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军先生为我们带来:全球显示产业六大发展趋势。
主要有6个趋势和大家分享,有很多数据大家可以看一下,第一个我们统计了一下这几年显示面板行业的营业额。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到2018年整个显示产业的产值其实是下降的,同比下降了将近7个点,2019年第一季度,据我们初步统计,很多面板厂仍然处于亏损的状态,所以现在整个行业进入一个周期性的调整阶段,从另外一个维度讲,我们讲从分技术级别来看的话,右边来看OLED明显是上升阶段。整个OLED上升的速度或者它渗透率的占比是在放缓的,2017到18年基本上是4个点,5个点的增长,但是到2019年增长速度只有1个点。
17:09 2019-05-29
全球显示面板产业进入这样一个下行周期的状况下,我们更应该不遗余力的去投入研发对于一些新技术的研发,新产品,包括折叠的一些研发上面去,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观点。在这里边,其实我们大概也把时间轴从1970年到未来的2050年,我们拉长了很长的显示发展周期,从这个发展周期里,我们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一个点,整个显示技术目前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从1970年,整个显示兴起,第一个阶段主要以CRT为主导,1980年左右,整个夏普商用了LCD以后,整个市场,CRT下行,LCD进行快速成长期这样的阶段,第三个阶段的话,我们会认为随着国内柔性屏,包括整个MaskLED等这兴起,整个显示产业会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们会认为整个LCD的发展将会有比较长的一个生命周期,可能在大尺寸上有很长的生命周期。
17:09 2019-05-29
LCD的生命周期经历了不同的维度,包括我们的背板技术,我觉得在座各位都是非常清楚的。然后再包括迭代,所以我认为整个进入第三次的发展周期,未来的柔性也好,硬性也好,各种信息显示会逐步的呈现在大家面前。第一个观点,我们主要讲的是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投入,第二个观点从目前产能投资状况来看的话,现在正在进入一个产能扩张的这样一个周期,从这张图里是以全球产业显示面积来看的,2017年整个显示产业的面积相对比较稳定,处在一个微浮的增长。到了2018到2019,尤其是这两年,显示面积出现了10%到11%的成长,这是供应端的一个成长,显示面积出现这么高幅增长状况下,这种状况下对于我们面板厂的获利,从大方向来讲,无非一个供一个需。供应量增长10%的状况下,需求量到底能增长多少,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对我们确实是有比较大的压力。
最左边这张图是面板产能的增长,其实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2017年,18年,19年,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到右边这张图是OLED产生增长的速度,从面积增长来看的话,十代线当然是很大的增长。前期整个OLED的投资主要围绕6代线的投资,从2017年以后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征兆,尤其是国内的,包括我们大陆,包括6代的LED,基本上也是在今年明年甚至后年,未来几年产能会逐步释放,甚至包括OLED的产能也会逐步释放,所以我们认为当小尺寸OLED包括大尺寸OLED慢慢进入市场以后,对市场会产生一个冲击。
其实我们回顾一下,整个终端需求是有限的,产能在逐步增长的状况下,毕竟会随着一些低的十代线进入淘汰或者进入调整的阶段。这张图是我经常给客户讲,OLED最上面是柔性,下面是刚性,这4张图的结构。这次我比较坚持的一个观点,包括到现在我的思路非常清晰的讲一个事情,无论是刚性还是柔性,在智能终端的渗透率是绝对性的渗透率,有4大因素挥动这个渗透率的增长。无容置疑是柔性,这个大家是知道的,第二个因素这个可能后面也会讲,第二个因素就是所谓的和半导体的集成,包括智能终端目前做的屏下指纹也好,包括未来出现的屏下摄像头也好,这个都离不开OLED。5G的发展,对低功耗的需求,这个也是OLED具备的特别的属性,所以从一个中长期的因素来考量的话,我们会认为上升的速度会非常快。这里边讲的很深的话,就会想到上升速度会导致柔性OLED未来的价格走势的状况,OLED价格如果说我们预见明年OLED的价格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这样的背景下对整个供应链的配合提出了很高的挑战。
然后第三个观点其实我们是讲的这个回到大尺寸,就是说更大尺寸,这个是TV的技术路标,我们经常会放这个技术路标。从TV的技术路标来看的话,特别到2019年甚至2020年的话,更高解析度,8K,4K,包括OLED,包括窄边框都会成为大尺寸的发展路线。我们也把整个大尺寸,65寸以上,因为大家也知道10.5代线最佳切割基本上都是65寸和85寸,我们把各个面板厂的65寸以上的产品线都拿出来看了一下,现在其实主流的像65,75现在贡献了很多。各个面板厂在大尺寸上面也是都有很多的规划,另外一个我们右边这张图放的是8K,我们认为8K背后的推动逻辑,市场推动的逻辑除了面板厂本身之外的话,更多是未来5G的推动。
我们预计2019年8K的渗透率目前仍然很低,但是到2020年8K的渗透率将会达到2.6%甚至3%的全球渗透率。在大尺寸这个市场的话,我们也知道目前整个65寸TV的价格基本上也就在3千人民币左右,我们预计明年后年65寸的价格还会继续有进一步的下探空间。65寸以上,包括70,75,82,85,86,目前代表的基本上是65寸以上时尚的占比,现在65寸以上,75寸占51%。随着不断的释放,价格也会持续下降,未来82寸,85寸的渗透也会逐步走高。刚才我们讲高解析度,大尺寸是我们现在TV为代表的应用里面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第四个观点其实我们想讲的一个是液晶周期。以前我们大概统计了一下历史的数据,以前的话整个显示产业的周期基本是以一年12个月为一个周期,获利的周期。进入现在以后,我们发现整个面板厂的获利周期或者说盈利的周期正在缩短,变成6个月甚至变成3个月。
还是以TV为例,其实根据我们自己供需模型的测算的话,以今天第二季度为例,左边这张图放的是一个供应和需求,TV面板的供应,72Mini,需求大概是62.5,供需比是8.2。TV里面来看的话,5%基本上是供需平衡的一个点,很显然在第二季度的时候,我们供需出现了微浮的供大于求的状况。我们也经过了一个测算,如果说各个面板厂的价动率调价7%的话,供需比刚刚好能在5%左右,我只是在这里边举一个例子,这个目的也就是想说在18、19年面板产能快速扩张的状况下,控制产线的价动率可能会变成,或者会使得面板厂盈利好转的方式,这个是我们的一个建议,所以经过我们的测算,大概二季度面板厂稍微往下调7%左右的话,市场会达到这样的平衡点。
17:37 2019-05-29
感谢陈总的精彩报告。上海微电子是国产设备的标杆企业,同时我们也希望上海微电子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现场进行了又一轮的主持工作交接,本次会议的主办方,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接下来的主持工作,交给成都新型显示行业协会 罗紫云 秘书长。
罗紫云代表成都新型显示行业协会、代表成都感谢大家的支持!也希望大家一如继往的支持四川、支持成都显示产业的发展。接下来的演讲,有请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于宁宁先生带来:协同创新,开拓柔性显示新时代。
在OLED行业的发展阶段,2、3年前那个时候讲OLED概念股很火爆,实际上整个行业进展并没有那么快,苹果,苹果的柔性屏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比方说成都这边,就是我们的同业京东方也在稳定的供货华为。
整个OLED来讲的话,其实从去年来看状况是不错的,这个时候想提醒什么?其实行业没有看起来这么好,原因是什么?我觉得现在都还是处在隔着窗户纸看世界,未来OLED市场需求其实会更好。现在是一个刚刚起步,整个OLED行业如果要进一步往下发展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行业写作,这里讲的行业协作不仅仅是前面看到的供应链,这个非常关键,一起去做投入,一起去做技术的推进。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2019海峡两岸(成都)新型显示产业高峰论坛//tv.zol.com.cn/718/718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