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少波:
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超薄玻璃在柔性显示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我先展示一下我们的超薄柔性玻璃,这个玻璃30微米,可以任意卷曲弯折,后续可以用到我们的折叠显示屏上,跟大家分享一下。
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少波
我的汇报分五个方面。首先我想大家可能对我们的集团不是很了解,我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们集团隶属于中国建材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的建材产业集团和世界领先的新材料开发商和服务商中国建材集团下属二级企业凯盛集团,是中国建材集团玻璃新材料产业创新平台,产业平台,开放平台,集研发制造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企业集团。凯盛集团的董事长也是我们国家玻璃行业唯一的一个工程院院士,上面是我们凯盛集团的一些主业,包括电子玻璃、药用玻璃等等。
凯盛集团有17个科研平台,43个总部级研发平台,还拥有一个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凯盛集团有完整的显示玻璃产业链,从操作玻璃盖板和玻璃基板的制造,到盖板的加工以及覆盖,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产品玻璃的全产业链,还可以看到我们超薄玻璃的原材料,以及下面还有8.5代TMT玻璃,还有显示模组,最终到我们显示终端上面。凯盛科技股份,股票代码是60005,我们股票是专注于新型显示和新材料两大为一体的科技公司,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下面介绍一下柔性可折叠显示器件的发展趋势,从最早的大哥大一直到我们现在的折叠手机,手机的演变也是因为手机的屏幕占比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多,柔性显示有可折叠的特点,可以取代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随着5G时代的到来,手机可以作为个人最紧密和应用的结合,性能和便捷性是最好的一个平台。
可折叠显示上面两个大家应该了解了,上面是联想的 think X1,右边是LG的卷曲电视,去年已经发布了,关注了一下价格60万一台,代表一个方向。下面这两个应用我想可能还是未来的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在玻璃的OLED采用的是玻璃的封装,玻璃在水汽阻隔方面是有优异特性,它的阻隔性能可以达到负8以上,我们柔性的OLED现在采用的是隔膜的封装,据我了解,大概达到负3的等级,在阻隔性能上,玻璃还有蛮大的差距,以前我们可能没有这个条件,我们现在柔性玻璃出来以后,做柔性的厂家是否可以关注UTG跟我们柔性OLED作为阻隔封装的材料。上午有一些专家介绍我们柔性显示在车载方面的应用,车载上应用的曲面都是通过热弯的工艺实现的,随着我们UTG玻璃发展,可以应用到车载,使得造型方面更加方便和炫酷。
在预测方面了解了一下折叠手机2020年出货量是400万台,主要是三星和华为,2021年预测超过千万级的数量,2025年折叠手机出货量突破1.5亿台。这个图片可以看出CPI在折叠手机方面的应用,左边这个图片是三星早期的折叠手机发布的时候出现的严重的折叠痕,后续经过调整,到2020年3月份三星首先使用了UTG材料,实际的图片,还是有一点很轻微,整体比CPI的折痕和平整度,有一些不平等的情况。CPI这两年技术上也有很大的进步,今年2月份华为发布的手机我们也研究了一下,实际上平整度还有外观做得也是蛮好的,CPI的技术也在进步
UTG不仅做到薄了一定程度以后有柔韧性,可弯曲,而且对屏幕有支撑,还有非常好的光学性能和透明度,以及表面平整度,后续我们认为UTG柔性盖板是柔性折叠盖板手机真正的发展方向,右边的图片也是三星现在目前网上也有一些信息,三星折叠手机会引入触碰的功能,UTG具有很好的刚性和支撑性。我们分析了UTG玻璃作为盖板材料它的优势,柔韧性好,硬度高,平稳度好,气温性好,化学性能稳定,强度高,回弹性能好。另外这个图片也是我们和CPI的对比,从厚度方面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和CPI一样的去做到小于100微米以下,最薄30微米50微米都可以完全实现,光学性能它的光透过率最高可以达到92,CPI应该我们了解的最高大概只能到90,那么其他在硬度方面,耐温方面,相较于CPI有一些优势。但是因为整个的UTG产业在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刚刚起步,所以还没有一家真正能够量产,所以在市场上,真正完全使用UTG的也就三星的两款手机,其他的都在使用CPI的材料。
这个也是去年2月份三星在业界首次实现了折叠屏用超薄UTG的盖板进行量产,它使用的主要是德国萧克的玻璃,70微米以下的玻璃也是被三星垄断了,市场上萧克70微米以下的不对外,全部配套三星的折叠屏。国内面临缺芯少屏的困惑,通过巨大的投入,初步解决了问题,柔性显示屏因其应用刚开始,是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如果错过将成为下一个卡脖子的技术。
凯盛集团也是在凯盛科技股份会,联合我们玻璃设计院,自主研发出高强度柔性玻璃,玻璃原材的配方是我们玻璃院自己研发的,经过二次减薄,化学强化,切割和弹性加工的技术,生产出了30到70微米厚度主流规格的超薄玻璃。我们在检测过程中连续40万次弯折不破损,因为我们是批量检测,也不是随机性的,弯折半径小于1.5毫米,形成了国内唯一,大家重点可能要关注一下,是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的原材,集薄化,高精度加工的全国产化的超薄柔性玻璃生产产业链,打破国外的垄断,从源头上保证中国信息显示产业的安全。UTG已经申报了20多项的发明专利。
我们柔性盖板也是2019年9月份就开始立项,目前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性能已经通过客户验证,目前也在整机的验证过程中,我们跟客户合作有一个保密协议,所以更多的细节我不跟大家再透露。本次实现量产以后我们可以打破韩国和萧克对柔性玻璃的垄断,填补国内玻璃的空白,推动国内折叠手机的发展。
下面我再介绍一下我们柔性玻璃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国内没有100微米以下的玻璃,我们目前做UTG玻璃主要还是通过减薄的方法,对超薄玻璃进行二次减薄,达到30、50、70微米的厚度,减薄了之后就是井喷和浸泡方案。井喷式的工艺从外观质量方面,各种性能都优于浸泡式的,右边这个图是我们凯盛集团已经规划立项,我们准备生产来建造直接下拉成型的工艺,可以直接生产最高30微米的玻璃,项目应该预计到明年年底可以建成,建成以后我们就不用减薄工艺,对我们产业以及加工制成,技术有大大的提升,同时使得成本大幅度的下降。
在后加工方面,我们目前还是采用传统的CNC叠层和CNC加工的工艺方法,因为这个工艺目前是比较成熟的,从加工工艺也好,整个质量控制方面也好,是非常成熟的工艺,也是我们目前主流的工艺。现在市场有很多的厂家在寻求激光加入的工艺路线做UTG玻璃,通过我们了解,激光工艺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也在涉足激光工艺,可能还有技术方面的工艺需要解决。从我了解的情况,还没有办法进行大批量的量产,但是未来是不是主流,大家要拭目以待,我们也在密切的关注。另外我们目前给客户提供的UTG的产品不是单纯的一片玻璃,绿色的部分是我们UTG,上下还要切OCA,最外层要加PET或者PCR,UTG玻璃如果外力造成损伤的话,玻璃一旦破损之后,因为它不是物理钢化,会形成锐角,有一些尖角会有危险性,目前行业里面结构外面还要贴一层PED或者PCR,对玻璃强度和性能进行工艺上的优化,因此这个进度能够进一步的加强。一旦破损希望它形成钝角不会形成尖角伤人,只在上面涂一个涂层就可以直接用于我们折叠手机,这样折叠手机体验还有表面的这个性能会更好。
最下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说法,我们目前最薄的是30微米,因为最近三星有一些报道出来,希望在下一代的折叠手机上面希望把UTG玻璃加厚,加厚的原因是因为折叠手机会引进一个功能,也就是手写的这个功能,使得屏幕的刚性更强一些,耐住我们手写笔的压力。看看下一步三星的情况,我们也是密切关注技术的发展。
我们凯盛股份因为是上市公司,规划的项目都在我们股市公告,去年是公布年产200万UTG的生产线,今年6月底就会完成,出货量是200万片,二期也已经公报了,会新建一个工厂6万平方米的厂房,规划的年产量1500万,这样的一个储备项目,希望通过我们的量产,带动我们国产手机材料的提升。
我们的规划主要是打破柔性显示完整的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微米柔性玻璃的生产,我们希望明年年底投产,包括直接成型的柔性玻璃,再经过我们的加工,再把它整合成柔性显示触控的模组,最后服务于我们终端客户。
未来,凯盛科技集团依托于玻璃工业设计院,瞄准柔性显示和可折叠盖板开发与工程化两个方向发展,进一步升级高强盖板的工艺技术,进而达到折叠次数、硬度、内弯折内径、半径新的突破,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创新和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高强柔性玻璃盖板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盖板产品应用的全部国产化。我的报告完了,谢谢聆听。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OLED(含柔性、印刷工艺)及Micro LED材料https://tv.zol.com.cn/769/769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