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CRT显像管电视开始逐渐退市、背投电视并没有获得市场大量认可的情况下,平板电视开始进入等离子与液晶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双方开始大打口水仗,通过媒体、广告等方式宣传各自技术的优点。事实上单纯从技术上而言,等离子和液晶两大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同时也正是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下,推动了两大类别的技术都在不断改善自己的缺点。
最初消费者最在意等离子技术“烧屏”、“分辨率不够高”、“耗电”等缺点,但经过技术的改进,等离子电视早就已经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如支持1920×1080全高清分辨率、支持动态节能模式等等,让其在传统的弱项方面与液晶电视更加接近;当然与此同时液晶电视也在改善自身的不足,如通过增加刷新率、加入插帧、局域背光源控制等技术来尽可能减少拖尾现象,并且让黑色画面显得更加纯正。
以松下为代表的厂商不断在改善等离子技术
事实上如果单纯上从技术方面来看,等离子电视经过数年的不断“进化”之后已经基本解决了之前的顽疾,由于在成像原理上的不同,液晶电视几乎无法解决漏光、黑色纯度表现不佳、拖尾现象等问题,只能将以上这些不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因此在实际显示效果方面等离子电视确实要明显优于液晶(尤其是在动态画面清晰度方面),因此才会有人提出“内行人买等离子,外行人买液晶”这样的观点。
等离子是主动发光,因此它不存在视角问题,在任何环境灯光下,任何位置都可观赏到最佳画质。而且等离子不会像液晶、投影、CRT那样出现暗角或者曲面,整个显示区域都能达到极高的一致性和均匀性。等离子电视机主动发光、屏幕的亮度随平均图像电平(APL)的变化而变化,APL高时显示图像亮,APL低时显示图像较暗,因此对比度高,图像层次感强,清晰度高,显示图像鲜艳、明亮、柔和、自然。另外等离子电视是通过激发荧光粉发光,因此它在换面切换时会存在一定的余辉效应,符合人眼对运动影像的心理感知。因此等离子在表现动态影像时的效果接近CRT电视,具有动态清晰度高的优势,这些都是液晶显示技术完全不具备的。
不过尽管液晶电视在显示技术方面无法与等离子抗衡,但是由于液晶电视阵营方面规模庞大(包括像三星、LG、索尼、日立等这样同时推出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产品的厂商),液晶电视产业采用更加开放性的策略,并且在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攻势下,液晶电视在市场份额方面并不处于下风,两大阵营在那几年期间处于分庭抗礼的阶段。而“买电视选液晶还是等离子”成为了当时很多消费者需要面对的难题。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