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资深编辑
    风风雨雨20年! 揭秘等离子电视兴衰史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虽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占优势的产品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占据优势不代表会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下面我们就来反思在技术与体验方面更加占优的等离子阵营是如何吃败仗的。

        在IT业界,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市场的选择并非完全参照技术的先进性,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这在更早的特斯拉和爱迪生关于供电系统的竞争,90年代通讯行业中的CDMA与GSM的竞争,以及PC操作系统中的Windows和Mac等竞争中表现的也非常明显。以松下为主的等离子的阵营在发展过程当中采取了相对比较保守的战略,这种策略虽然让等离子阵营厂商在早期提高了技术门槛、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但也为未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风风雨雨20年! 揭秘等离子电视兴衰史
    等离子技术虽然在很多地方占有优势,但各个厂商互相封闭

        在等离子发展的初期,松下、三星、LG、日立、先锋等厂商牢牢把控住了技术优势以及上游的等离子面板制造资源,并且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完全不向其他厂商开放整个产业链。即使是早期等离子阵营成员索尼、东芝、富士通等也无法获得更好的上游资源。这样就让其他厂商纷纷知难而退,另起炉灶发展液晶产业与之对抗,这样也更加刺激了每年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液晶面板生产线扩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改进,液晶电视开始在色彩饱和度、响应时间、对比度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不断发挥其在清晰度方面的优势(当液晶电视开始支持1080p全高清分辨率时,等离子等离子还停留在720p时代,甚至分辨率更低,而现在当4K液晶电视开始普及时,消费级等离子电视中还没有支持4K的产品,只有商业级大屏幕显示器),最终依靠在价格、功能、节能等综合性能方面获取了更多消费者的芳心,让等离子阵营节节败退。

    风风雨雨20年! 揭秘等离子电视兴衰史
    液晶电视一直在分辨率方面占有优势

        更“糟糕”的是,等离子阵营主要由松下挑大梁,但松下希望借等离子在技术上的优势甩掉竞争对手,因此其在技术方面严格保密,不愿意与其他企业分享,也不愿与任何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欲靠一己之力将等离子产业做大。这种封闭的产业链让更多厂商开始结盟发展液晶产业,也刺激了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被用于扩产液晶面板生产线以及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最终形成了等离子与液晶两大技术阵营对垒的局面。虽然被称为“两大阵营”,但液晶阵营在阵势上要明显强于等离子,可谓“众人拾材火焰高”。

        与此同时,液晶产业相对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心态,技术可以共享,这样加入液晶阵营的企业越来越多,并且无法获得等离子资源的厂商也自然加入液晶阵营。此外,液晶面板可以在手机、电脑显示器和平板电脑上使用,拥有非常广阔的用户基础(关于等离子技术为何不用在显示器、手机等小型化设备上,大家可以参考《液晶百问:为何显示器不用等离子技术?》)。

    风风雨雨20年! 揭秘等离子电视兴衰史
    液晶显示技术可以应用在更广泛的领域,但等离子不行

        除了在技术方面不断改进,让液晶电视在观赏体验尽可能与等离子电视接近,并且在分辨率方面超过对手之外,液晶电视阵营在产品宣传方面也做的更好。多个品牌通过在各大媒体、家电卖场、户外广告中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尽可能让消费者弱化液晶电视在技术上不足的印象,并且推出更齐全的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附:为何等离子电视很难实现高分辨率?

        以松下推出的42英寸1080p全高清等离子电视为例,其像素单元尺寸是:483um×161um。由于等离子和液晶的原理不同,等离子必须要留出足够的放电空间供气体放电(另外也有电极尺寸限制等问题),单元继续做小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如果要实现4K UHD超高分辨率,或者是将用在像素密度更高的电脑显示器或手机上技术难度会进一步加大,需要一定的研发时间。但不幸的是4K技术刚刚普及时等离子阵营已经基本瓦解,各大厂商已经没有继续在等离子方面继续投资的计划,4K等离子电视基本腹死胎中。

    tv.zol.com.cn true //tv.zol.com.cn/475/4751743.html report 3006 虽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占优势的产品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占据优势不代表会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下面我们就来反思在技术与体验方面更加占优的等离子阵营是如何吃败仗的。在IT业界,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市场的选择并非完全参照技...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电视文章推荐